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煤炭工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国发〔1993〕2号文件进一步清理整顿小煤矿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19:32:31  浏览:895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煤炭工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国发〔1993〕2号文件进一步清理整顿小煤矿的通知

煤炭工业部


煤炭工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国发〔1993〕2号文件进一步清理整顿小煤矿的通知

煤炭工业部

19930930

煤办字〔1993〕第252号



各省(区、市)煤炭管理机构:

 

自《国务院批转劳动部等部门关于制止小煤矿乱采滥挖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意见的通知》(国发〔1993〕2号)下发以

来,不少省(区)认真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

定效果,但有的省(区)贯彻落实不够、行动不快、措施不

力,甚至有的至今尚未提出贯彻意见。目前,小煤矿乱采滥

挖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103个

国有重点煤矿矿务局(矿)井田内开采的小煤矿约有11200多

处,其中有5800多处是非法开办的无证井。小煤矿乱采滥挖

不仅自身安全无保障,也直接影响其他矿井安全生产,致使

重大伤亡事故频繁发生。今年1-8月份,全国集体煤矿发生

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20起,死亡306人,占地方煤矿

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起数的77%、死亡人数的72%。今

年以来,由于小煤矿乱采滥挖,也导致国有煤矿重大淹井事

故11次,影响产量350万吨,造成经济损失3.6亿元。如

山西潞安矿务局五阳煤矿是一个一井一面,年产量200多万

吨的现代化矿井,因小井导水二次被淹,造成1.7亿元经济

损失。为了使小煤矿依法开办,正规生产、安全生产,合理

开发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既保证国有煤矿安全

生产,又促进小煤矿健康发展,根据国发〔1993〕2号文件和

各级煤炭工业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的精神,要求各地煤炭

管理机构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搞好对小煤矿的

清理整顿工作。

一、对无证开采的小煤矿要一律取缔。凡危害国有煤矿

和依法开办的其它所有制形式煤矿的,要坚决关闭、封填、夯

实;凡布点过密、相互干扰的,要合理定点,采取合并、联

合的办法,依法审批,实行正规办矿,正规生产;凡有条件

继续开采的,要按规定审批,达到《矿山安全法》要求后,方

可进行生产。

二、对持证生产矿井一律按《矿山安全法》要求进行安

全生产整顿。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立即停产整顿;凡不

具备起码安全生产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凡存在重大事故隐

患经过整改不能消除的和超层越界影响他矿安全生产拒不退

回进行有效封闭的,要坚决关闭。

三、小煤矿系指具有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各种形式的煤矿

和个体煤矿,其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

1.资源可靠,并取得采矿许可证;

2.有县(市)及以上煤炭工业管理部门批准的开采设计

文件;

3.矿井各生产系统必须符合《乡镇煤矿安全规程》的要

求,独立生产矿井至少有两个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实行机

械通风,有合理的通风系统;

4.资源回收率要符合煤炭工业技术政策;

5.矿长和瓦斯检查员、放炮员、安全检查员、绞车司机、

电钳工、爆破器材保管员等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经县级以

上煤炭工业管理部门培训,持有县级以上煤炭工业管理部门

颁发的任职资格证书;

6.必须保证矿井上下、矿井内外通讯畅通;

7.井下必须按规程规定使用防爆电器设备、安全型放炮

器、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

8.有实测的《井上下工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

《通风系统图》;有近邻矿井的必须定期向上级煤炭工业管理

部门和邻矿交换上述三种图纸,接受煤炭工业管理部门的监

督检查;

9.具有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四、对关闭的矿井必须填平夯实,要经上级煤炭工业管

理部门验收,并要在上级煤炭工业管理部门及相关的煤矿留

存有关图纸。

五、对非法开办和非法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要停止运销

其煤炭。

六、清理整顿小煤矿关系到办矿单位和群众的切身利

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甚大,各级煤炭工业管理部

门要充分依靠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认真负责,做

好宣传、教育、说服等工作,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依法管

理,使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七、各省(区、市)煤炭管理机构要树立全行业管理的

观念,把清理整顿小煤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向省

政府汇报,并在年底将清理整顿的有关情况书面报告煤炭部。

附:国务院批转劳动部等部门关于制止小煤矿乱挖滥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意见

的通知

国发〔199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九三年一月三日

通知

 

国务院: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小煤矿发展很快,为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和支援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其发展

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状况很不好,

事故严重;二是在国营煤矿井田范围内乱挖滥采,不惜破坏

国家煤炭资源,甚至严重影响国营大矿安全生产。这些问题,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有的还非常严重。

今年一至九月,全国乡镇煤矿因工死亡人数达三千八百

五十四人,占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的65.5%,比去年同期

上升了6.6%,特别是无证非法采煤的小煤矿事故更为突出,

仅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就发生六十次,死亡四百零八人。

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26.4%。今年以来,全国煤矿

几次最大的事故就发生在无证的乡镇煤矿。三月二十日,山

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两个无证乡镇煤矿,争抢资源,井下贯

通处发生煤尘爆炸,死亡六十五人;六月十七日,湖南省怀

化地区辰溪县方田乡一无证煤矿,因瓦斯爆炸,死亡四十三

人;九月六日,又是辰溪县方田乡的另一个无证小煤矿,井

下透水,死亡三十三人;贵州省煤矿一至九月连续发生十一

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其中六次发生在无证开采的乡镇煤

矿,死亡一百零三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一百零三个统配矿务局

(矿)井田范围内开采的小煤矿约有一万一千二百多处,其中

有五千八百多处是无证非法开办的,这些小煤矿对国营大矿

的安全生产影响十分严重。例如,乱挖滥采大矿各类保安煤

柱的有一千三百多处,与国营大矿贯通的有二千五百多处,进

入国营大矿采区的有六百多处,已经造成透水事故三百八十

七次,瓦斯爆炸二十五次,由此破坏生产矿井现有生产水平

储量十五亿吨,直接经济损失十二亿元。江西省洛市矿务局

龙溪矿四平方公里的井田范围内有九十七个小煤矿在乱挖滥

采。由于这些小煤矿主要是开采国营矿工业广场和建筑物下

的保护煤柱,致使地面许多建筑物受到破坏。今年,丰城市

楼前乡一无证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殃及相毗邻的另一小煤矿

和龙溪煤矿,两个小煤矿死亡十九人,龙溪煤矿死亡七人,仅

龙溪煤矿巷道被淹,经济损失就达一千五百多万元。

为整顿乡镇煤矿和取缔无证非法采煤,近年来,国务院

先后发出了《国务院关于乡镇煤矿实行行业管理的通知》(国

发〔1986〕105号)、《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关于立

即整顿国营煤矿井田内各种小井的意见的通知》(国发

〔1988〕18号)、《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个体采煤的通知》(国

发〔1991〕37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对小

煤矿进行了多次整顿,乱挖滥采现象有所减少,有的地区乡

镇煤矿走上了合理布局、依法开采、安全生产的道路,但多

数地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许多乡镇煤矿不具备起码的安

全生产条件;无证煤矿在一些地区仍然大量存在;不依法开

采、越层越界威胁国营大矿安全生产的问题相当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有法不依、执

法不严、违法不究。对于煤炭资源开采的管理和安全生产条

件,《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条例》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和各

省(区、市)均有明确规定,关键是这些规定没有得到有效

的贯彻落实。有的地方对发展乡镇煤矿的指导思想不正确,尤

其是有些县(区)、乡一级政府的领导,只考虑发展乡镇煤矿

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农民致富和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

面,而不考虑乡镇煤矿违法开采,不安全生产、会破坏国家

资源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一面。有的地方置国家法令于不

顾,管理失控,放任自流。从目前情况看,如不采取有力措

施,这些问题有继续加剧的趋势,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

家资源造成更大损失。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当前小煤矿存在的问题必

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制度。要充分认识各自在

发展和管理煤矿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下决心依法严格管理,

扶持和引导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

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特别是

县(市)、乡两级干部,认识到发展煤矿生产,必须合理规划,

依法开采,安全生产,决不能盲目蛮干,不能无视国家法律

和规定,从而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和

维护国家法律和政府的规定。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对贯彻《矿产资

源法》、《矿山安全条例》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情况进行认真

检查,并结合贯彻《矿山安全法》,制定有力措施,对当地存

在的问题限期予以解决。当前,要立即对在国营煤矿井田范

围内的小矿进行清理,凡是危害国营煤矿安全生产无证开采

的小矿要立即关闭,对已取得采矿许可证,但越层越界开采

的小矿要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以保证国营煤矿安全

生产;对自身安全存在严重问题的乡镇煤矿以及其它小煤矿,

也要立即关闭,避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对小煤矿的管理纳入法制

轨道,这是解决小煤矿问题的根本途径。开办煤矿都要按照

《矿产资源法》的规定进行审批,审批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不符合规定的决不能批准;过去已经开办但不符合要求的要

限期达到,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关闭;凡是不履行批

准手续进行无证非法开采的煤矿要坚决取缔,造成严重后果

的,要绳之以法,对负有责任的县、乡领导要坚决予以追究;

对有证开采的小煤矿因不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而发生事

故的,要追究批准办矿单位的责任。

四、清理小煤矿的工作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难度很大,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有

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清理整顿工作顺利进行。

国营煤矿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要支持并帮助地方

发展经济,大小矿间的纠纷问题,要依靠地方政府做好工作。

对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

五、对其它小矿山的安全工作,也可按照本通知精神办

理。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略论同性性强暴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郑闻胤

摘要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不少前所未有的同性性强暴案件.在中国逐步走向法治化的今天,同性性强暴也旧成了万众瞩目的热点话题.本文就此新出的社会问题,立足于法理学、刑法学和现行法律规章,及结合社会实践,从同性性强暴的存在现状、司法实践及完善立法三个方面问题提出个人肤浅看法。

关键词 同性性强暴 性权利 完善立法 强奸罪 性行为
  
引 言
  随着社会逐步走向开放与多样化的今天,同性性强暴案件频频发生,它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新难题。笔者参照《刑法》中强奸的定义,依据现实中出现的案例,对同性性强暴作出如下定义: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违背他人意志,强迫与他人发生违背自然规律的同性性行为。同性性强暴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性权利,特别是男性公民的性自由权。事实上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影响极其恶劣,危害了社会关系的稳定。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却没有对同性性强暴行为作出具体的明文规定,因此在现实的案件中,就不能对该行为进行合理的处罚。法律的真空使受害人的性权利得不到有效的司法保护,如何对同性性强暴进行法律规范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立法问题。
  
一、同性性强暴存在的现状分析
  (一)同性性强暴产生的社会原因
  据《新京报》报道:受害人孙战,21岁,安徽淮北人,郑州市某行政机关的一名保安。2003年6月,孙战受到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张某的性强暴。
  据《郑州晚报》报道:2004年4月7日凌晨1点,在郑州某公园内,男青年张华被一陌生男子哄骗到其家,睡着后遭性强暴。案发后张华报警,警方及时将施暴男子抓获归案,该施暴男子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看见张华那么帅气,就诱骗到家中后强暴张华。
  同性性强暴屡见报端,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笔者初步考察了它产生的社会原因:1、性观念发生的变化是产生同性性强暴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性开放思潮的影响,人们传统的性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性行为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起来,除了传统的男女之间性交以外,还存在口交、肛交、使用性工具性交等方式;性交主体也从异性之间,转变为同性之间。性交方式的多样化,促使同性性强暴成为了可能。2、大量同性恋者的存在是产生同性性强暴的基础。同性恋行为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在社会走向多元化与包容化的今天,同性恋者基本上得到社会的普遍理解,根据卫生部官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同性恋人群基数大约为4000万,它已经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真正族群。在当前同性间婚姻法律并不认可的情况下,同性性关系必然存在失衡状态,当这种情况发严重时,就必然会出现同性性强暴这一社会现象。
  
(二)同性性强暴的社会危害性
  现实频频发生的案例表明,同性性强暴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严重侵犯了公民的性权利,公民享有性自由权,同性性强暴对公民的性自由权构成侵害,同时也侵害到公民的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现实证明,同性性强暴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异性间性强暴行为,它会给受害者的身体与心理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受害者自我认同感,使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被害人容易发生心理扭曲和崩溃。2、对于社会秩序的危害,目前,同性性强暴的受害方,常常会选择"私力"救济的方法,往往采用违法手段来报复施暴者,造成社会秩序进一步破坏;另外由于现在同性性强暴不是犯罪行为,这将纵容施暴者实施同性性强暴行为,造成此类案件不断增多。3、增加了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风险。实施同性性强暴的行为人一般都是同性恋者,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同性恋群体中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比例是非常高低的。在发生同性性强暴时,非常容易传染性病与艾滋病。特别是男性之间进行的肛交,容易导致又薄又脆弱的直肠粘膜破损,施暴者精液中的艾滋病毒(HTV)极易通过直肠粘膜内的细微损伤处,与对方的血液接触而传播。
  
二、社会司法实践中案例的浅析
  (一)中国首例同性性强暴索赔案
  据《法制日报》报道:2004年8月21日凌晨,受害人16岁少年在打工的酒店包间内被38岁的男经理以暴力手段强行与他发生同性性行为。事发后,该少年及时报警,施暴者被抓获归案,该男经理承认了自己是同性恋者并供诉了整个性强暴的实施过程。8月23日大连市公安局中同分局根据施暴者的供述,受害人的证词及医院诊断书,查明同性性强暴事实后,依据《治案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属于"流氓活动",对其给予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2004年9月,受害少年聘请律师,将施暴者告上法庭请求人身损害赔偿,12月9日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同性间性暴力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异性间性暴力行为,判令施暴者赔偿原告人民币五万元。
  该案后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该老板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该受到刑事处罚,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
  
(二)司法实践中的无罪认定
  在本案中,施暴者实施暴力手段,侵犯了他人的性自由权,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然而,施暴者未能以强奸罪论处,仅依据《治安处罚条例》被处以15日拘留这个最为严重的处罚。在民事方面,施暴者承担了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笔者认为:目前,同性性强暴的受害者可以寻求民事法律的保护,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名誉权、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同性性强暴严重危害上述公民法定权利。据此,受害者可以直接以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害人赔偿损失。当然,民事赔偿是在目前法律规章下的无奈之举,根据《民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很明显,对于这种突发性的暴力性强暴事件,并不利于原告方举证,民事法律方面的保护也就大打折扣。它并不能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更不能制止和防范同性性强暴案件的再次发生。
  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认定同性性强暴不属于犯罪是依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这是现代法治精神的体现。在我国1997年制定的《新刑法》中,引入罪刑法定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行为是犯罪,对具体犯罪行为应有什么样刑罚,都必须由法律预先加以严格规定;如果法律对某种行为未加规定,那么即使该行为对社会有严重的危害性,也不能对其进行定罪量刑。这一原则的实施,的确会放纵一些像同性性强暴这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行为的处罚,从而导致个案中公正遭到牺牲;但罪刑法定原则体现的是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治精神,这种原则更有利于严格限制国家司法权力的滥用,使公民权利得到更好更广泛的保护。笔者认为:实体上的不公正,是个别案件正义上的缺失,而程序上的不公正,则是社会全部司法制度正义性的普遍丧失。我们不能因为处罚同性性强暴这种新现象,而违背刑法的基本原则。当现有的法律制度对此无能为力时,就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修订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使其能够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
  
(三)我国法律的盲点
  笔者就我国法律有关同性性强暴的规定作一简单回顾。1979年《刑法》关于同性性强暴的规定,1979年刑法第一百六十条流氓罪中规定的:"其他流氓活动"及1984年11月2日颁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办理流氓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鸡奸幼童的、少年的或者以暴力、胁迫等多次鸡奸,情节严重的即构成流氓罪。这里鸡奸即同性性强暴。
  在1997年《刑法》制定时,为了更好适应法治化的要求,分解流氓罪这一个过于笼统的"口袋罪",在《新刑法》中将流氓罪分解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四个新罪名,并取消了原流氓罪的法条。在新分的四个罪及其他各项罪名中,均找不到有关同性性强暴的规定,可以说,同性间性强暴成为我国现在法律的盲点。

三、完善同性性强暴立法的构想
  (一)考察同性性强暴立法的可行性
  1、刑事立法必要性
  目前,我国刑法中的强奸罪只对妇女的性权利进行法律保护,而对男子的性权利保护还存在法律的空白。其实,性自由权并不是女性公民所独有的,也不能认为只有女性公民性权利才受法律的保护。简单地把侵害性权利的行为理解为是男性对女性公民性权利的侵害,而人为地把同性间及女性对男性的性侵犯排除在刑法保护地范畴以外,是极不适当的。2、同性性强暴与强奸行为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刑事立法阶段,犯罪的本质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性性强暴所侵犯的客体是公民性权利,公民性权利是构架公民人身权利完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性性强暴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我国社会安全和稳定。社会司法实践证明,同性性强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了相当的严重程度,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多发性,一般的治案处罚措施已经无法有效防止其发生,同性性强暴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与其接受处罚不能相适应,过轻的处罚还可能纵容同性性强暴行为。3、同性性强暴立法体现了社会正义,这样的法律价值符合人们的普遍价值观念,人民群众能普遍接受和自觉遵守。因此,刑事立法就有必要考虑对该行为进行明文规定,动用刑罚予以惩治和预防。从而保护更为广泛的公民性权利。
  
2、国外立法实践
  在世界其他一些发达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同性性强暴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和相当普遍性。为了适应性侵犯多样化发展,许多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均有对同性性强暴作出明文规定,同样是受大陆法系影响的台湾《刑法》把同性性强暴情形归入猥亵罪中。台湾《刑法》中猥亵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点:(1) 犯罪侵犯客体是公民的性权利。(2)客观上实施了猥亵的行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人不能反抗的。这里猥亵行为又称之为不自然的满足性欲的行为,即除了自然满足性欲行为的男性对女性奸淫外,其它一切不自然满足性欲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如男性同性性交、人兽相交、妇女同性性交、妇女对男子之强制奸淫、口交、手淫、抚摸阴部、臀部或乳部等行为。但台湾刑法典中的猥亵行为不包括拥抱、接吻等不能排泄性欲的行为。(3) 主观上存有强制猥亵的故意。(4)犯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的公民。与台湾立法不同的是,在1994年法国刑法典中,它将同性性强暴定为强奸罪,其中包括对他人施以任何性进入行为,该"任何性进入行为"就指肛交、口交以及异物进入等性侵害方式。
  总之,强奸罪作为对人权的性权利最低限度的保护,一个完善有效的强奸罪立法是每个法治国家的基本责任。基于此,结合国外立法与司法实践,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把同性性强暴行为纳入刑法明文规定的范围内,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必然趋势。
  
(二)修改强奸罪的立法构想
  在对同性性强暴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刑法中修改强奸罪是比较符合同性性强暴这种严重性强暴行为的特征,也与我国目前的法治国情基本相适应。具体设想如下: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妇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笔者将该法条作如下修改设想:第二百三十六条,以强暴、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他人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儿童的,胁迫他人实施强奸的,以异物对妇女实施性进入的,以强奸论。强奸他人,奸淫儿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奸淫不满十四周岁幼女的;(二)强奸他人,奸淫儿童情节恶劣的;(三)强奸他人、奸淫儿童多人的;(四)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他人的;(五)二人以上共同轮奸的;(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1、对上述罪名的"强奸"和"性行为"应重新定义。"强奸"应作定义如下: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他人意志,强迫他人进行性行为的行为,性行为也应作定义如下:(1)指男女之间的性交,即男女异性阴茎与阴道的交媾行为;(2)男性之间及男女之间的肛交和口交;(3)女性之间借助性工作实施强奸行为;(4)以异物进入妇女阴道的行为。
  2、本罪的特征如下:(1)本罪的客体是公民的性权利,包括女性公民和男性公民的不实施性行为的权利。(2)本罪是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背他人意志,采用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实施性行为。(3)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女性可以成为本罪的实行犯,女性对男性性强暴,可以借助药物麻醉或利用药物刺激男性,致使男性和她发生性关系;女性对女性性强暴可以使用性工具及其他的物品插入受害人的阴道里。(4)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违背他人意志,强行逼迫他人进行性行为的目的。
  3、本罪的即遂标准问题,参照现在强奸罪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的既遂标准,笔者认为,修改后的强奸罪采用"插入说"标准是比较科学的,具体分两种情况来分析:(1)男性犯罪人只要把阴茎插入被害人的阴道、肛门或嘴巴,即可认定为强奸罪既遂。(2)施暴者只要将任何异物进入妇女阴道内就构成该罪。现实中,曾有少女用碑酒瓶强行插入受害女的阴道里,对其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此类令人发紫的行为危害性往往超过传统的强奸。
  4、如果行为人犯教罪或者一种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按照罪数理论和刑法中有关罪数的特别规定处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契税纳税申报表、契税完税证》式样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契税纳税申报表、契税完税证》式样的通知
国税发[1997]177号

1997-11-25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财政厅(局),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四川、甘肃省(自治区
)及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现将契税纳税申报表、契税完税证的式样及有关说明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契税纳税申报表是契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时以规范格式向征收机关申报纳税的书面报告,也是征收机关审核纳税人税款缴纳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收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报表中的填报要求,向土地、房屋所在地契税征收机关如实申报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成交
价格和应纳契税额,并按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缴纳税款。
本通知所附契税纳税申报表式样为全国统一的基本格式(一式两联)。各地可根据需要,并结合本地的情况和特点,对表的格式和项目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整。表内各栏目尺寸大小、字体规格等,可由各地根据需要自定。
二、契税完税证是契税征收机关自收税款、滞纳金及委托代征单位代征税款、滞纳金时使用的完税凭证。
完税证边沿尺寸规格为13.06cm×18.15cm(此尺寸是按787mm×1092mm规格的平板纸计算的,即:787mm÷6张=131.1mm/张,1092mm÷6张=182mm/张,每张票留0.5mm的纸张裁切偏差,则完税证的边沿尺寸为13.06c
m×18.15cm),票证内各栏目尺寸大小、字体规格等,可由各地根据需要自定。“实缴金额”栏的金额分位线及“金额合计(大写)”栏的大写金额单位是否需要,也由各地自定。需要分位线的,位数设至“十万”位,大写金额单位也相应设至“拾万”位。
完税证一式三联,各联用途和颜色为:
第一联(存根),征收机关留存(白纸黑油墨);
第二联(收据),交纳税人作完税凭证(白纸红油墨);
第三联(报查),定期上报县级征收机关备查(白纸蓝油墨)。
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设联次,但前三联的次序、用途和颜色不得改变。
三、完税证字号的编制方法全国统一。字号由印制年代、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税种名称、票证种类及号码组成,号码位数由各地根据用量自定。如北京市1998年印制的“契税完税证”,字号应编为“(98)京契完××号”。同一年分次印制的,应连续编号。
四、契税完税证由各省级契税征收机关集中印制。第二联(收据)套印省级征收机关的票证监制章。
五、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局。
附件:1.契税纳税申报表式样及填报说明
2.契税完税证式样
附件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契 税 纳 税 申 报 表
税款所属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
|纳税人名称 |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
|------------------------------------------------------|
|开 户 银 行| |银 行 帐 号| |
|-------|----------------------------------------------|
| |合同签订时间 | |
| |-------|--------------------------------------|
|土 地 房 屋|土地、房屋地址| |
| |-------|--------------------------------------|
| |权属转移类别 | |
| |-------|--------------------------------------|
|权 属 转 移|数 量 | 平方米|
| |-------|--------------------------------------|
| |成 交 价 格| 元 |
|-------|----------------------------------------------|
|税 率| |
|-------|----------------------------------------------|
|减 免 税 额| 元 |
|-------|----------------------------------------------|
|应 纳 税 额| 元 |
|-------|----------------------------------------------|
| | |
| | |
| 备 注 | |
| | |
| | |
|------------------------------------------------------|
|纳 税 人| | 法人代表 | | 经 办 | |
| | | | | | |
| | | | | 人 员 | |
| | | | | | |
|签 章| | 签 章 | | 签 章 | |
--------------------------------------------------------
(以下部分由征收机关负责填写)
--------------------------------------------------------
|征收机关 | | 接 收 人 | | 审 核 | |审核人员| |
| | | | | | | | |
|收到日期 | | | | 日 期 | |签 章| |
|-----|------------------------------------|----|------|
| 审 | |征 收| |
| | | | |
| 核 | | | |
| | |机 关| |
| 记 | | | |
| | | | |
| 录 | |签 章| |
--------------------------------------------------------

契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承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契税纳税人。该纳税人应在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或者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后十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契税征收机关填报契税纳税申报表。
二、本表填写一式两份,送征收机关一份,申报单位或个人留一份。
三、“合同签订时间”栏按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或者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日期填写。
四、“土地、房屋地址”栏按纳税人所承受权属的土地、房屋的具体座落位置填写。
五、“权属转移类别”栏按转移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形式填写,具体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土地使用权赠与、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七种方式。
六、“数量”栏按纳税人承受使用权的土地面积、承受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填写。
七、“成交价格”栏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价格(包括纳税人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折算成人民币金额)填写。
附件2:
省、自治区、直辖市
契 税 完 税 证
(98)京契完××号
填发日期: 年 月 日 征收机关:
------------------------------------------------------
|纳税人名称 | |纳税人地址| |
|------|---------------------------------------------|
|税款所属时期| 年 月 日 |第
|------|---------------------------------------------|
| 税 目 | 计 税 金 额 |税 率| 减免税额 | 滞纳金 | 实 缴 金 额 |一
| | | | | |---------------|
| | | | | | | | | | | | | |联
| | | | | |拾|万|千|百|十|元|角|分|
| | | | | | | | | | | | | |∧
|------|-----------|----|------|-----|-|-|-|-|-|-|-|-|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
|------|-----------------------------|-|-|-|-|-|-|-|-|
| 金额合计 |(大写) 拾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 | | | | | | | |关
|----------------------------------------------------|
| 征 收 机 关 | 委托代征单位 | 填 票 人 | | |留
| | | |备| |
| | | | | |存
| | | | | |
| (盖 章) | (盖 章) | (章) |注| |
| | | | | |
------------------------------------------------------



1997年11月25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